逻辑判断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公务员考试的必考题目,主要考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项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通过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合理运用归纳、演绎、判断等推理方法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此部分试题由于涉及部分逻辑学知识并且题目设置形式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历来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难点,也是整个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难点。河北公务员考试网(www.hebeigwy.org)提醒考生,这部分往往成为考生之间拉开分数的关键,要想取得高分,就必须加强这类题型的练习,才能提高应试时的做题效率。
一、逻辑判断解题注意事项
1.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2.当某个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时,就应排除。
3.必要时,如在做某些较难的数理逻辑题时,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做就可以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二、逻辑判断解题思路
1.以题干为主,避免主观判断
逻辑判断试题虽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并不专门考查具体的科学知识和逻辑学知识,而是考查应试者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论证等基本的思维能力。逻辑判断每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因此,应试者在做题时不应该去质疑题干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是要按照题干和问题所设定的思路去思考,有些选项按照常识来判断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并不能入选,原因就是这些选项与所给材料无关,和问题也无关。这就要求应试者一切从材料出发,不能超出材料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答题。
2.从备选项中寻找最佳选项
首先,要从备选项中寻找答案。得出答案不是盲目地去思考,而是带着问题到备选项中去寻找,通过排除不符合的备选项得到正确答案。同时,值得应试者注意的是,不同的题型,解题关键有所不同。前提假设型的题目,题干论证肯定是不充分的,存在逻辑漏洞的,需要应试者从选项中去寻找答案。支持型的题目,需要应试者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干结论正确的选项。削弱型的题目,要求应试者寻找的是能够证明题干结论错误或者与之相反的选项。因果型的题面,必须谨记正确答案只能从题干论述中直接推出来,不能随意增加主观的想象和任何条件。解释型的题目,所选择的答案必须能够解决题干矛盾的。
其次,逻辑判断的四个备选项,一般而言,两个很容易排除,其余两个选项较难选择。有些应试者由于受思维习惯的影响,总是想寻找到具有必然性的选项。但是逻辑判断题是要选出最佳或者最可能的选项。因此,当问题要求我们去选择一个最能支持或削弱题干论证的选项时,我们的目标往往就是去寻求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增大或者减小的答案,而绝非一定要去寻求一个使结论必然成立或必然不成立的答案。
3.运用各种技巧,快速得到答案
有些逻辑判断不需要整体分析,掌握了一些方法就可以迅速作出解答。常见的技巧主要有排除法、代入法、画图法、因果关系法、矛盾关系法等。
排除法是逻辑判断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有些题目的正确答案不容易判断,但是其他选项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是错误的,通过排除错误答案,进而寻求正确答案。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作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排除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把剩下的选项代入题干验证即可。在逻辑判断题目中,直接运用此方法的提问方式是:“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范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等等。
代入法是指选项的正确或错误难于选择,或者感觉无从下手的时候,可以采用代入法。即先假设某一个选项正确,将其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该选项不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假设某一选项成立代入题干,虽然没有导致矛盾,但也很难说该选项就是正确的。因为有时可能出现没有导致矛盾的选项不只一个的情况。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解答逻辑判断类题目时,代入法要结合排除法,如果通过运用排除法,其他选项均导致矛盾,则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画图法是针对材料内容较多、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使用的。画图可以让应试者对题干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如果只是单凭想像,往往容易混乱,难于理清楚各要素之间包含、并列或者排斥的关系。
因果关系法是探求事物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方法。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目中常考的是正向因果推理,即题干论证了充分理由。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运用合乎逻辑的方法在答案中寻找正确的结果,即由因-果。反之亦然,即由果-因。
矛盾关系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当选项中有两项互相矛盾,或者题干中有两句话相互矛盾时,其中必然一真一假,在这个结论上再去验证其他选项和条件可以大大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三、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1.掌握法则。在逻辑判断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陈述的主要表达内容。正确答案应与其所给的陈述相符,能从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
2.直接推出。逻辑判断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可能各个选项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避免干扰。做题时,千万不要质疑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是否合乎常理。因为题目中所出的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在做这种题时,不管陈述是否合理,你始终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抱有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去寻找答案。
真题演练
综合历年国考真题,我们会发现有些知识点会在不同的年份中屡次出现,甚至一些考题不止一次的以原题或者高度相似的变通题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掌握某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相比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显得更为重要。下面,河北公务员考试网精选一些不同类型的定义判断的国考真题,以便考生快速掌握定义判断的解题技巧。
1.推断结论型
【例题】 在由发展中国家向经济发达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大量资本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高储蓄率是获得大量资本的必要条件。就目前来说,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时期,因此,储蓄率高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正常而合理的现象。
由此可以推出( )。
A.有了大量的资本支持,就可以实现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跨越
B.有了高储蓄率,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
C.如果没有获得大量的资本支持,说明储蓄率不高
D.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就不能实现向发达国家的转变
【答案】D
【解析】文段中提到,只有大量资本支持,才能向发达国家转变;只有高储蓄率,才能获得大量资本支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高储蓄率,则必然无法获得大量资本支持;如果没有大量资本支持,则无法实现向发达国家转变。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2.话语真伪型
【例题】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
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
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
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话语真伪题,丁提到只有红色车主说了实话,且只有一人。所以乙的话不可能是实话,否则乙、丙二人的车均为红色,不符合文意。故而乙的话是假话,则丙的车不是红色,那么丙说的也必是假话,那么丁的车是蓝色的,只有甲说的是真话,甲的车是红色的,乙的车既然不是白的,那就是银的,丙的车是白的。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3.关系推理型
【例题】在一列国际列车上,来自英、意、日、德四国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恰好相聚在某个车厢中。他们每人除了会说自己本国语言外,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中的一种,有一种语言三个人都会说。这四位旅客交谈的有关情况如下:
(1)乙不会说英语(论坛),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作翻译;
(2)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3)乙、丙、丁三人找不到一种共同的语言进行交谈;
(4)在四人中,没有一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意大利语交谈。
据此,可以推出三个人都会说的那种语言是( )。
A.日语 B.德语 C.英语 D.意大利语
【答案】B
【解析】由(1)可知甲和丙无法顺利交谈,没有都会说的语言,而乙却掌握了甲和丙会的四种语言中的两种,且不包括英语。由(2)可知甲和丁会说一种语言,但不是日语,且根据(3)可知甲和丁共同会的这种语言丙不会,且由于丙和甲无法顺利交谈,可知丙不会日语,丙和丁都不会日语,可排除A项。由(4)可知甲可以和丁交流的那种语言不是意大利语,则甲和丁都不会意大利语,排除D项。则丁会的是德语和英语,而甲除日语外,会德语和英语中的一项,则丙会意大利语,还会德语和英语中甲不会的那一样。设甲会的是英语,而丙会的是德语,则乙必然会日语,以及德语和意大利语中的一种,由于没有人同时会日语和意大利语,故乙会的是日语和德语。设甲会的是德语,则丙会的是英语,则乙会的是意大利语,以及日语和德语中的一种,同样由于没有人同时会日语和意大利语,故乙会的是意大利语和德语。则甲、乙、丁三人都会德语。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