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
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典型例证:
(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
(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
(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定义:
①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多种不同能量的觉察,并转换成神经冲动。
②知识就是对客体的如实区别或联系。
③推理是运用一定的法则从已有知识得出新知识的思维活动。
典型例证:
(1)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两段,出水后竹竿又恢复原状。
(2)竹竿在水中并未被折断,而是由于光线的折射使人产生了错觉。
(3)竹竿浸人水中被水折成两段,这是客观不同的缘故。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定义:
①“同语反复”是指定义项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所出现的定义错误。
②“循环定义”是指定义项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所出现的定义错误。
③“含混定义”指用模糊概念充当定义项所出现的定义错误。
典型例证:
(1)潜规则就是暗规则,暗规则就是潜规则。
(2)时间就是金钱。
(3)麻醉是麻醉剂所起的作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定义:
①独白:在画面上看不见人物嘴动,画外却传来他自己表白心境的说话声的画外音。
②对白:剧中角色相互间的对话,是剧本台词的主要部分。
③旁白:台词画外运用的一种形式,是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
典型例证:
(1)“看到眼前这一切,老张的心在流血。”一个深沉的男中音在画面外响起。
(2)“我为什么就没有想这层关系呢?”老李痛苦地自责,但画面上的他却一言不发,满脸刚毅。
(3)两个小1儿辩日,辩来辩去,都不科学。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5.定义:
①首属关系: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最初接触的社会关系,即个人首先归属社会关系。它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形成的首要条件。
②次级关系:又称次属关系,指个体在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过程中渐次接触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个体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基础。
③正式关系:指社会公共生活中受纪律、法律等进行调节的人际关系,它是一种“人工结构”,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目的有意识的设计。
典型例证:
(1)小鲁和小毛是邻居又是小学同学,在一起总是随心所欲,很少限制,并彼此相互影响,经常聚在一起看动漫。
(2)在校生小林经职介所介绍做钟点工,她每天12时至14时在李经理家照料小孩吃饭午休然后上学,下午12时至14时在张教授家做饭。
(3)小钱与小武在一个单位工作,小钱是机要秘书,小武是设计员,两人住在一起,关系很好,但因单位明确规定不允许工作时间串门,她俩工作时很少有机会能见上一面。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河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ebeigwy.org/)解析 题目或解析有误,我要纠错。
1.C。【解析】(1)属于社会分层。(2)属于社会设置,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它的一个基本需要就是以社会所赞同的方式来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这个任务是由家庭这个社会设置来完成的。家庭这种社会设置包含了家庭群体、家庭角色及身份等特定的社会结构。
2.D。【解析】典型例证的(1)是感觉;(2)是推理;(3)是知识。所以选D,3个均能够与定义对应。
3.D。【解析】典型例证的(1)是“循环定义”;(2)是“含混定义”;(3)是“同语反复”。
4.C。【解析】例证(1)与定义③对应,例证(2)与定义①对应,例证(3)不属于在画面或者剧中的范围,故不与定义对应。本题正确答案为C。
5.D。【解析】首属关系的关键是“最初接触的杜会关系”,所以家庭关系、儿童伙伴关系、邻里关系等属于首属关系,例证(1)符合该定义;次级关系的关键是“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监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例证(2)中的钟点工工作正是家庭和学校之外形成的关系,与定义②符合;例证(3)小钱与小武由于“单位明确规定而很少有机会见面”,正是出于受“法律、纪律调节的需要”,显然两者存在对应关系。因此本题存在3对对应关系,D项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