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评论:不要让“有机认证”成为“有机可乘”
http://www.hebeigwy.org       2011-11-01      来源:河北公务员网
【字体: 】              

  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克)268元……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有机”二字,并标榜“高质高价”。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期深入山东、广西等地,追踪一些有机食品产业链发现,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亟待整治。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是目前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有机食品作为安全与品质的代名词,健全科学的生产体系,严格把关的监管程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因而,对有机食品的认证,并不只是对产品品质本身的认定,更是对生产工艺与检测监管环节的认可。“有机食品”作为凝聚着品质与信心的产品,认证本身就应该具有权威性与公信力,饱含着社会责任。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当下,“有机认证”应该是价格杠杆作用之下,撬动农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以及监管模式改革的有力武器。

  

  遗憾的是,给产品简单换个包装就变成有机产品,市场“有机食品”泛滥表明,“有机食品”已经沦为了农产品的“洁身布”,通过洁身后的农产品,价格便是扶摇直上。

  

  问题“有机食品”的泛滥,实质上在恶意欺骗消费者,并涉嫌不正当竞争,严重扰乱着正常的市场秩序。一方面表明,食品安全与市场监管的集体缺位,为不法竞争制造了宽松的氛围;另一方面,失控的“有机认证”降低了“有机品牌”的准入门槛,使得“有机认证”变成了不法商家“有机可乘”,牟取不法黑心利益的金字招牌,为区区的一点认证费用,丢掉的是社会责任与职业良知,丧失的是机构公信力与消费者的集体信任。

  

  “有机认证”变身“有钱认证”,折射出质量认证监管的严重缺失,也折射出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缺位,没有了监管的认证游离于既定程序以及结果运用的制约之外,从而简化成为了花钱买标识的一场游戏。“有机认证”应当在规范认证程序的基础上,建立“认证签名”制度和追诉机制,强化认证的法律责任,谁主持认证谁承担责任;同时,加强对认证的“有机食品”的监测,建立淘汰退出机制,真正让“有机认证”不再只是一纸文书,而成为一根监管链条。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