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蔚县宋家庄镇中心校大宁村小学郭省是该校唯一的教师,兼具老师、班主任和校长多种角色。他3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已经39岁了身高还不足1.2米。从1991年起他开始做代课教师,教书认真,多次获奖。2009年还被评为“蔚县十大杰出青年”,但二十年来一直未能获得转正机会。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表示,鉴于其身体残疾和生活中的困难,出于同情,在历次清退代课教师中保留了郭省临时代课教师岗位。
这则新闻可以从多角度解读。比如,作为残疾人的郭省,其精神令人感佩;再如,当地一些官员的傲慢与偏见,前任县委书记关于“郭省不能转正,他有损蔚县的教师形象”的表态,令人鄙视和愤怒;还有当地村民的古道热肠,“管他能不能转正,只要郭老师在村里一天,我们就管他一天”。
网友的意见集中指向同一种吁请,就是郭省应该转正。转正的实质,是获得体制的接纳,对于郭省这样工作在偏远地区的代课老师而言,“编制”带来的稳定感仍是最强烈的渴求。聘请代课教师站讲台,是偏远农村地区在师资紧缺条件下采取的应急之举,仅仅因为政府或者办学机构一句话,他们就可能失业。这一点在郭省身上得到了印证。虽然当地政府长期未能让其转正,但郭省依然心存感激,因为毕竟20年来一直给了他工作机会。
电影《一个也不能少》曾经深深感染观众。那些至今工作在落后地区的代课教师,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魏敏芝。他们可能仅仅初中或者高中毕业,但在当地已经算是高学历人才。代课教师的奉献精神值得称颂,低薪酬令人不平,但不得不遗憾地指出,出于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这个群体应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可以看到,无论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对于加强师资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数次出台有关民办教师、代课老师转正的文件,并积极鼓励师范毕业生到落后地区任教,但效果还不理想。
每年教师节之际,媒体都会推出一些令人感动的教师典型,其中少不了那些战斗在偏远农村地区、付出艰辛劳动、拿着微薄薪酬却长期无法进入体制内的先进代表。这些代课教师是伟大的,但圣徒似的代课教师,显然支撑不起危机四伏的乡村教育。在教育资源长期配置不公的条件下,“农村学校像非洲,城市学校像欧洲”的局面长期未能改变,不仅优秀的教师纷纷到了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稍有经济能力的农村家长也将孩子转到了城镇学校,很多农村孩子由于升学无望和毕业后就业困难选择辍学,一些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已经濒临关门的边缘。
作为个案问题,解决郭省的编制不算难事,但要均衡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却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从郭省身上,我们看到一位代课教师的命运,更要看到在落后教育条件下,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已经失去通过接受高质量教育进入上升渠道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迫切需要的,不是对乡村教师命运的悲情主义,而是惠及每一位公民的教育平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