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8月11日《财经网》报道,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表示,“去年75%的网络舆论热点事件都是因为基层政府部门回应不及时造成的”。
应该说,把网络舆论事件与基层政府的治理挂钩,是有道理的。许多网络舆论事件正是由于基层政府的错误施政而引发的,如强制拆迁、官员骂人、官员自身行为失当等事件,都曾经引发过轰动一时的网络风波。而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对于网络舆论的回应迟钝,也是事实。
不过,期待通过基层政府的积极回应而化解网络舆论热点事件,却不大现实。因为简单回应舆论并不能有效化解现实中的问题。至于说期望把已经产生的问题消灭在网络之外,却不去真心实意地解决问题,更属掩耳盗铃。同时,在现有的行政体制格局有明显缺陷的情况下,期待基层对网络舆论有高效的回应也是可能性不大的。
在现行的基层治理结构中,上级对基层的人事权和财政权进行着绝对控制。下级对上级下达的数量化任务缺乏商议权和保留权,只能无条件地执行。这样的治理结构无法让基层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决策,结果经常是把问题引向基层,而不是为基层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基层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偶然性、随意性强,经常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制度规范。行政体制和法律规范的不合理,削弱了基层的行动能力。许多社会问题,其实只要基层政府工作再到位一点,完全能消弭在萌芽状态。但就是这一点,许多时候做不到。
更有甚者,一些基层政府并没有能够向目标群众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反而成为追求自利的“利益集团”。这使得基层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甚至成为与民众争利的一方,为自身利益不惜通过强制拆迁、阻截上访等手段伤害民众的利益。而普通民众对这样的基层虽然表面服从,但实际上并不买账,有时还会使用斯科特所谓的“弱者的武器”,如磨洋工、不配合、消极抵触、讽刺等来表达不满。网络正是这种“弱者的武器”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基层丧失了公信力,无论其在应对网络舆论上如何技术高超,对解决实际问题都并无实质帮助。
要解决基层政府所面对的网络挑战,必须要使基层政府的工作从热衷于为网络围观“降温”而回到基本面,即回到真实的公共服务工作中去。除了期望行政体制改革能够改善基层政府的治理环境外,加强基层政治的民主化应被视为有效治理的关键。普通民众能够充分地参与政治过程,切实拥有诸如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参与权利,不但可以改善官民关系,更能够增强政府权威,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同时,也只有在基层政府和社会民众之间建立制度化的授权关系,才能真正加强基层政府对社会要求的回应性和责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