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表示,国务院曾就物价上涨问题先后下发170余道文件给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他还提到,“为抑制猪肉价格,国家还曾连夜签订购进合同,将平价肉投放市场;超市瞒天过海改价格蒙顾客,勒令整改之外,也要处以数百万元的罚款……”
170余道文件!国家对于物价问题可谓心急如焚。这种急迫感,从发改委屡屡约谈企业要求暂停涨价、对提前散布涨价信息开出罚单等一系列动作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但问题是,正如网友留言所说,“现在物价还在节节上涨啊”。应该说,物价调控虽然力度很大但效果有限。
之所以力度大效果有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物价调控过于依赖行政权力,而少从尊重市场规律的角度求解。不妨以联合利华为例。虽然发改委重罚了散布涨价消息的联合利华,但之后该公司“静悄悄地涨价”,行政之手就无能为力了。因为,只要没有《价格法》规定的违规行为,企业就拥有自主涨价权。这样的现实说明,对于按市场规律变化的物价,很多时候行政之手是难有作为的。
不过,这种无力感只是体现在直接干预涨价上。而事实上,行政之手不用直接干预价格,同样能够达到“曲线救国”效果。还是以联合利华涨价为例。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商家不按照价值规律进行涨价无异于自杀。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得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根据市场大势提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导致商家成本上涨的因素中,有不少是由于行政之手该干预而未干预造成的。
据新出炉的《2011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18%,同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物流费用呈现上升态势。同时,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表示,物流企业薄弱和高速公路乱收费是物流成本过高的最大诱因。正如我们所知,商家必然会把加诸自身的不合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继而推高物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若行政之手不从经济规律出发,降低导致物价上涨的非市场因素,却只是一味干预终端价格,不过是扬汤止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