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变革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
(熊 焰)
正确认识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战略与路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推进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明确三个问题。
一、低碳经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再加上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就决定了在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内,我们要面临资源与环境的紧约束。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有关材料表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每下降1个百分点,相应的能源需求量可降低2000万吨标准煤。因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煤炭洁净高效的转化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提高核能、水电、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就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实现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现实要求。随着全球工业化浪潮的迅猛发展,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掉,碳排放量不断加大,全球生态环境日益脆弱。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资源透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遏制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有效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就成为当务之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世界各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成为我国的现实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突破口。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取向,投资7800亿美元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英国在“碳预算”法案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供应要占到15%。日本在2009年推出了“绿色新政”,着重发展地热、风能、生物能、太阳能。低碳经济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关键领域。发展低碳经济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发展低碳经济要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
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务,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自工业革命以来,占全世界人口不到1/4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全球3/4的资源,排放了80%的温室气体,今天欧美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后工业化时期,迈过了以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起步晚,发展水平低,缺乏资金、人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手段。目前,发达国家还在不断向外转移高碳产业,从而为其金融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低碳经济拓展空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重化工业等高碳产业仍在不断聚集,承担着大量转移排放。因此,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正视其历史累计排放的责任,兑现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切实推进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依然是工业部门,以钢铁、船舶、机械、建材、石化为代表的重化工业还处于增长阶段,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进一步实现发展目标,未来能源需求仍将合理增长,这也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实行不合理的过度严苛的碳排放限制,会严重地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承担国际气候变化责任时,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现阶段人民的基本需求,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减排目标。
我们强调低碳转型,并不是要对钢铁、建材等高耗能产业简单的“一刀切”,更不是要放弃发展重化工业和制造业,而是强调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发展低碳经济,确实会淘汰一些落后产能,但更需要的是用高新技术来推动这些产业结构升级,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改造传统制造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随着产业链的延长,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扩大就业。因此可以说,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转型,不仅不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反而会因产业结构的更加协调,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综合施策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才能有效推进。
一是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近年来,人们关于低碳转型的意识普遍增强,但具体到实践,一些人总是觉得这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这是个认识误区。据有关经济组织调查:如果全世界67亿人都按照美国人那样的方式生活,人类需要5.6个地球;如果按照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方式生活,人类需要3.9个地球;如果按照日本的方式生活,人类需要2.9个地球;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生活,我们只需要0.9个地球就够了。这表明,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碳减排息息相关,推动低碳转型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二是完善相应政策法规,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破解两个制约因素:一是激励机制要逐步完善,二是科技创新要实现新突破。尽管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产业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流向了这些国家。“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积极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发挥好制度的保障和激励作用,特别是要着力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低碳技术的开发不外乎两个途径:一是自主研发;二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是可以节省时间,但实际上我们很难从发达国家引进核心技术。因此,必须加大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重大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三是加快建设碳交易平台,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各自的碳交易所,这就要求我们尽快构建碳交易机制,否则,中国将丧失碳交易的定价权,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国内来看,加快建立完善的碳交易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通过价格手段引导资源向低碳经济集中,可以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培育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通过区域间的碳交易,能够有效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落到实处。
(作者:北京产权交易所董事长)
积极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赵 航)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对新形势下大力推进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业的长足发展,将发挥十分重要的规划指导作用。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30年世界将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发展阶段。我国要在未来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汽车工业体系,必须超前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战略。
从我国汽车发展史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本世纪初,其直接推动力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传统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能源与环境是两大核心问题。目前,全球汽车消耗的石油占到了世界石油消耗总量的60%—80%,而世界石油资源却日趋匮乏,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油价将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汽车每天排出的尾气严重污染大气,危害人体健康,对气候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人口众多,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降低汽车产业对石油的依赖,减轻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加快转变汽车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经过近几年努力,我国已自主研发出一系列混合动力汽车产品,实现了小批量整车生产,发挥了小规模示范应用,部分产品已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
从国家产业政策规划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大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前不久,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决定立足基本国情,针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少,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创新创业的投融资和财税政策、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在这七大产业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这两个产业将产生十万亿元级的市场规模,成为支柱性的新兴产业。特别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即将出台,标志着在国家层面直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框架浮出水面。
从世界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产业主导方向,已经被广泛认同。美国计划今后十年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投入巨资,加强对先进电池和电机的研发能力建设。日本在今后五年中每年将投入2亿美元开发电动汽车的车用电池,目标是使电池成本下降一半。欧盟也出台了“欧洲经济复兴计划”,提出“绿色汽车”的倡议,资助高效节能交通特别是电动汽车方面的研发。法国将在未来几年内投入4亿欧元进行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德国推出“国家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将推广100万辆电动汽车,到2030年电动汽车数量达到500万辆,到2050年非化石燃料驱动的城市交通将占绝对优势。
二、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所具备的优势与有利条件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传统汽车产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很大差距。而新能源汽车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新兴的产业,因此,我国具备了一些独特的优势与条件。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设施健全,资源与能源优势明显。在我国大中城市,作为汽车燃料的基础设施,有一定的集中性,这有利于燃料清洁化管理和监督。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域的差异,其一次能源资源特点也不相同,这适合建立一次能源来源多元化、燃料制取和消费当地化的燃料供应体系。从资源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需要的原材料资源有锂矿资源、稀土资源、石墨资源、镁资源、金属钕等,而这些资源中国都比较丰富,这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一个先天的有利条件,政府与职能部门目前已经着力在规划、合理使用这些资源。在能源方面,我国是一个缺油多煤的国家,这不利于传统汽车业的发展,但我们可以根据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研究各种气体燃料技术,比如基于生物质的农业能源,从而逐步替代石油,实现交通能源来源的多样化。
我国较早实施汽车动力系统变革,技术上有保证。早在“十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就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了“清洁汽车行动”,取得多项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已有燃气汽车36万辆,1000余座加气站,年替代石油350万吨。天然气汽车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预计今后几年将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投入10.8亿元,全国共有200余家单位、1000多名科技骨干人员直接参与实施这项重大工程,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机制。目前,小型纯电动车辆已经开始小规模产业化,混合动力汽车已有多个车型通过国家认证成为产品,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示范考核运行阶段。可以说,我国汽车动力转型战略已初见成效,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
我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后发优势明显。尽管一些国家也在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其传统汽车产业庞大,石油基础设施完备,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所以实施转型的社会成本高昂,造成转型困难。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汽车普及率不高,人们在选择汽车时,更多的是看重其交通工具的作用,而非过分追求舒适度、高能耗的车型。因此,我国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汽车动力系统的发展战略,转型的社会成本较低。特别是随着研发工作的深入,生产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必然会显著下降,消费升级换代带来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切都使得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后发优势。
三、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要在“转变”上求实效
要巩固我国汽车大国的地位,推动汽车强国进程,就必须全力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快速发展,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汽车产业升级,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在“转变”上求得实效。
强化“四种意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前提。因此,我们要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改革意识。改革是加快转变的根本途径,僵化守旧没有出路。要加快改革制约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的障碍。二是开放意识。开放是加快转变的必要条件,我们要继续积极关注国内国际情况,提高利用新能源汽车“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三是市场意识。我们要根据市场的客观实际,调整工作思路,拓展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新能源汽车发展后劲,使其真正成为更多普通消费者的选择。四是创新意识。在创新中发展是加快转变的根本目的,停滞不前没有出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创新的方法去解决,在创新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实现“三个优化”。优化汽车产业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优化这一结构既要着眼于解决汽车产业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更要致力于增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动力,使新能源汽车发展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实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市场主体结构。做强做优大型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主体的优化和多元化,积极构建有序的市场竞争体系。二是优化汽车产品结构。稳定传统优势汽车产品,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要大力发扬自主创新精神,保障重要资源和关键技术设备及零部件国产化。三是优化消费市场结构。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培育周边市场,从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构筑一个优化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格局。
促进“三个协调”。一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和进口的协调发展。对于某些关键技术,我们既要积极引进国外的资源,更要建立自主创新机制,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从而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贸易平衡发展。二是新能源汽车品种种类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主要集中于少量自主品牌产品,车型比较单一。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努力开发多种新能源汽车品牌、车型。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调发展。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研发体系以及终端用户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逐步在研发、制造、应用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实施“五大举措”。创新工作模式是实现汽车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我们既要继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要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体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工作要求。因此,要大力实施“五大举措”:一是积极扩大进口。稳定各项促进进口措施,完善进口政策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清理不适应形势的进口管理措施;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展示的机会,积极实现与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的合作。二是尽快明确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技术路线,建立创新合作机制。目前的合作机制,更多的是由国家牵头进行的联盟合作,真正有效的合作模式应该是由市场来推动的,国内汽车厂商与国外发达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建立互利共赢的技术与市场合作方式。三是建立财税金融激励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形成。目前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更多集中在制造领域,而非销售领域,对于普通群众购买力的推动上,显得比较薄弱。如何制定一个更加直接有效的刺激计划,是目前培育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国家以补贴汽车生产商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发展方式,不是一个产业长久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要大胆创新投资机制,引入各种主体进行投资,丰富资金流入渠道。五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既保护自主技术又尊重他人技术。
(作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县委书记谈“抓落实”
编者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抓落实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约请三位县(市)委的主要负责同志畅谈抓落实的体会。
抓落实 强堡垒
■中共甘肃省高台县委书记 马得明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的要求,从抓落实入手,不断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把创新载体作为抓落实、强堡垒的有效手段。我们着眼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不断创新富有特色的活动载体,增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活力。在农村不断深化“建立党员责任区、党群共富产业区,培养树立党员勤劳致富标兵户、学用科技先进户、服务群众模范户、遵纪守法示范户、新风正气传播户”的党性实践活动和“学政策理论、抓集中整建、树文明新风、促科学发展”活动,为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在社区深入开展“认先锋岗位、责任区域、承诺事项;结爱心对子、致富对子、就业对子、健身对子、娱乐对子”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非公企业争创“五个好”企业党组织,创设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为企业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机关以“比学习、比工作、比作风、比奉献,争优秀”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在“两新”组织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思路,努力扩大“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面。
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抓落实、强堡垒的主要措施。我们巩固完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以城乡党组织“1+1”结对互帮、“村村结对”、“村企帮带”、机关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等活动,推动城乡共融、发展共闯、资源共享、党员共育、阵地共建,逐步形成基层党建城乡互动、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继续坚持节庆日访贫问苦、重要农耕节点定期帮扶等常规做法,完善党员交心“五必谈”、党内关怀“六必访”、离任村(居)干部生活补贴、困难老党员生活补助、党员创业奖励、金融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大力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机制,对党员各方面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力促党员奋勇争先、共同进步。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县委常委会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常委每人包挂联系1个乡镇、2个后进村和1个社区;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对基层党建的督查指导,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把夯实基础作为抓落实、强堡垒的根本保证。我们从“强班子”入手,在农村,通过从致富能人中“选”、机关干部中“派”、大学生中“考”等途径,选配“双强”型村级班子;在社区,采取下派机关干部和选调乡镇领导等方式,配备能力强的党组织书记;在企业,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方式,推选党员企业主兼任党组织负责人,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影响力;在机关,选调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着力培养一批懂工业经济、会经营管理的企业人才,优化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从“强素质”入手,通过“菜单式”培训、集中辅导、实地观摩、座谈讨论、远程教育等方式,分层分类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抓发展、促和谐、保稳定的能力和水平。从“强阵地”入手,建立党建工作经费县财政硬性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党建活动阵地和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力争建成覆盖城乡、规划科学、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方便群众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为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学发展抓落实 打造绿色幸福城
■中共福建省长乐市委书记 吴贤德
长乐市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也是海西建设的前沿。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同时,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着力把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贯穿于调结构、转方式的全过程。
一是把生态理念贯彻到城市规划中。科学发展抓落实,要以制定科学的规划为先导。我们围绕“打造新型临港工业城市、现代物流商贸城市、滨海休闲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充分考虑长乐临江面海的环境特色和空、海、江港完备的发展优势,在完善与提升原有城市发展规划的同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理念,坚持把城市发展的一系列生态及环境指标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等“四绿”工程等生态项目建设为纽带,使河港城、空港城、海港城与西部城镇群、闽江河口南岸城镇群、东北部城镇群的发展规划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形成一个开放的互惠共生的生态城市体系,使长乐成为海峡西岸新兴的滨海生态城市。
二是把绿色发展贯穿于经济建设中。抓落实的过程,就是把决策变为实践行动的过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打造“绿色经济”为着力点,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之路。围绕“增效一产、做强二产、提升三产”的思路,突出生态导向,以生态促转调、保转调,在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技术改造、品牌创新、增资扩产、上市融资等途径做大做强做优纺织、钢铁、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严格执行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变“引资”为“选资”,以东南IC制造业基地、海峡高科技企业港、海西动漫创意之都等园区为载体,着力引进和培育电子信息、动漫创意、电力能源、粮油食品等新的产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始终坚持以环境的承载能力为标准,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三是把执政为民落实到改善民生中。抓落实的动力来源于正确的政绩观。我们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切入点,做细做实做好群众工作,特别是在城市建设、项目征地、房屋搬迁过程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执行,积极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全面落实各类社会保障和就业补助政策,特别是健全了被征地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把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同时,对那些因城市拓展和项目建设需要搬迁房屋和征用土地的群众,坚持按最高标准给予经济补偿,积极为被征地农民就近到企业上班或者到城镇从事第三产业搭建平台、提供机会,有效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带来的好处,提高了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
做好信访工作的关键在抓落实
■中共河北省魏县县委书记 齐景海
魏县是河北省第一人口大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位特殊,社情复杂。近几年,魏县从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最集中、最突出的信访工作入手,重视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创新实施了信访“213”工作法,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通过“两下访”,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群众利益诉求的一条重要渠道。进一步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维护好群众的正当权益,是做好信访工作抓落实的基础。为此,魏县实施县乡领导干部“两下访”工作制,要求县级领导干部每周一到分包的乡镇、分管部门下访;乡镇和县直部门领导干部到分包的农村或下属单位下访,让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下沉到工作一线和群众当中,实现群众与领导干部“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沟通,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根据实际情况,或当场解决,或进一步调研后解决,并向群众承诺解决时限,确保了群众利益诉求得到及时疏解,从源头上减少了社会矛盾的产生。“两下访”制度实施以来,县乡领导干部共下访2万多人次,大量信访问题得以在基层化解。
实施“一深入”,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是各级领导分析社会矛盾、了解社情民意、调整完善政策、推进科学决策、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过程。因此,要更加重视抓落实。为使信访问题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我们实施“一深入”工作制,要求县乡领导干部在解决疑难信访问题过程中,要到矛盾突出的乡村一线,深入信访户家中了解实情,掌握社情民意。通过深入到户,走访群众,实地了解信访户的家庭情况和生活处境,了解问题真相,彻底解决问题,使上访群众真正息诉罢访。领导干部还通过“一深入”机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提出的建议,纳入到决策参考中,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借助“三帮助”,强化基层惠及民生。多数信访矛盾发生在基层,做好信访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深入下去调查研究,分析信访问题的产生原因。在长期工作中,我们总结归纳了群众上访的三个主要原因: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重大困难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当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得不到有效维护;部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无力服务群众,而且由于工作方法不当,激化产生了新的矛盾。针对这些问题,魏县推出“三帮助”工作机制,要求县乡领导干部在下访中,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帮助建强基层班子。在“三帮助”中,大力推进以公路建设、公共卫生医疗保障、教育扶贫济困、农村人口饮水解困等为主要内容的“民心工程”。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向群众发布致富信息,聘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协调帮扶资金,帮助一大批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建立基层党组织纳新机制、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机制,改善了农村干部结构,不断为农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县乡镇领导干部还到农村下访,帮助培树先进党支部、治理后进党支部,建好农村党支部。